荔港国医馆
 
     
 

     
 
 
 
脊柱的神经解剖和临床

 

陈星广
 
    脊柱不仅是人体的支柱,而且是神经信息传达的主干网络之保护罩。人体的内脏器官、四肢百骸都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学习和研究脊柱的解剖结构、生物力学以及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原理,积极探求其生理和病理的发展规律以及其临床诊疗新技术、新方法, 是极为重要的。
   
    脊柱,作为人体的中枢部位,在结构上位于躯体的中心,协调并控制头部和四肢的活动。从每一对椎间孔发出的神经,控制着全身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有人这样比喻, 大脑象发电站, 神经系统起着电线的作用, 脊椎相当于分散神经、传送电流的配电箱。
 
    人体的神经系统是高度发达的,影响着人体其他所有的系统,因此,它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神经系统可以通过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来调节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影响人体的健康。美国脊骨神经医学博士Stephen Bolles,D.C.(Doctor of Chiropractic)阐述:(我们)……集中强调处理结构(主要是脊椎)和功能(由神经系统协调)之间的关系。他还阐述,这两种关系处理的好坏,决定一个人是否能保持或回复他的健康。
 
    美国著名的脊骨神经医学奠基人大卫•帕尔默(D.D.Palmer)曾精辟地阐述:“……疾病,是因为神经系统受到了干忧——主要点是在脊神经出口的椎间孔”。他把神经正常功能受干忧的原因归结于相邻脊椎的轻度移位,他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错位”(Subluxation)。
 
一, 神经系统解剖
 
    让我们温习一下: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部和周围部。中枢部是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部即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分脑神经cranial nerves和脊神经spinal nerves。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周围神经按分布,可区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周围神经有运动成分和感觉成分,分别称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或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内脏神经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和腺体,不受主观意识控制,又称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植物神经的传出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1,周围神经系统
 
   这里我们着重谈一下周围神经系统,它联络于中枢神经和其它各系统器官之间,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下面我们主要讨论的是脊神经)。
 
    脊髓每个节段发出一对脊神经,共31对(个别人32对),即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及尾神经1~2对 。脊神经由脊髓前根(运动根)和后根(感觉根)合成神经根通过椎间孔后,再分成前支和后支。脊神经后支较细,穿横突向后行,分布于头、背、腰、骶部肌肉和皮肤;前支粗大,向外前行,支配头颈、胸、腹及四肢的肌肉和皮肤。每一对脊神经前支在椎间孔外不远处即发出交通支与交感神经节相联系,并发出脊膜返支(窦椎神经)再返入椎管,支配椎管内骨膜、硬脊膜、硬膜外血管、椎间盘后部纤维环、后纵韧带及关节囊。
 
    脊髓借助31对脊神经按体节排列与身体各部相连,也就是说,脊神经是外周感受器和效应器官与脊髓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的通路。与外周感受器相连的躯体感觉纤维都是通过脊神经,再经脊髓的背根(或脑干的相应的脊神经根)传入脊髓及以上中枢的,这些传入纤维统称为初级传入纤维。本体感受器的传入纤维通过肌神经或关节神经进入脊髓以及中枢。根据肌神经中传入纤维的直径分布,这些传入纤维又可分成四类,分别命名为肌肉神经的Ⅰ、Ⅱ、Ⅲ和Ⅳ类纤维。皮肤感受器的传入纤维则通过皮肤神经进入脊髓中枢。这些纤维统称为躯体传入纤维,共同组成为脊神经,经脊神经节后,再分别通过前、后根进入脊髓。
 
    2,脊神经的组成及分支
 
  脊神经由与脊髓相连的前根anterior root和后根posterior root在椎间孔合并而成。前根属运动性,由位于脊髓灰质前角和侧角及骶髓副交感核的运动神经元轴突组成。后根属感觉性,由脊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的中枢突组成。脊神经节是后根在椎间孔处的膨大部,为感觉性神经节,主要由假单极神经元胞体组成。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前支、后支、脊膜返支。脊神经后支一般都较细小,按节段地分布于项、背、腰、骶部深层肌肉及皮肤。脊神经前支粗大交织成丛,然后再分支分布。脊神经前支形成的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二,颈脊神经根受压迫或刺激引起的临床症状及检查.
 
    1,病理病机: 骨赘连同膨出的纤维环,后纵韧带和由于创伤反应所引起的水肿或纤维疤痕组织,在相当于椎间盘部位形成一个突向椎管内的混合物,就可能对脊神经或脊髓产生压迫作用。钩椎关节的骨赘可从前向后突入椎间孔压迫神经根及椎动脉。
 
图1 骨赘连同膨出的纤维环对神经根的挤压
(附图请到"健康园地"参考同一题目的文章)
 
     2,临床表现: 本病的症状变化多端,造成了诊断上的困难。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现在年轻者发病的趋势增多。起病缓慢,开始时并不引起注意,仅为颈部不适,有的表现为经常"落枕",经过一段时间,逐渐表现出上肢放射痛。上颈椎的病变可以引起枕后部痛、颈强直、头昏、耳鸣、恶心、听力障碍、视力障碍以及发作性昏迷及猝倒;中颈椎的骨赘可以产生颈3~5根性疼痛及颈后肌、椎旁肌痉挛、萎缩,膈肌亦可受累;下颈椎的病变可产生颈后、上背、肩胛区及胸前区的疼痛以及颈5~胸的神经根性疼痛。中下颈椎的病变可压迫脊髓,形成脊髓型颈椎病。
 
    以上是发生在颈椎后外方的突出物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所致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约占颈椎病的60%。
 
  3, 临床检查: 颈枕部及颈肩部有阵发性或持续性隐痛或剧痛。沿受累颈脊神经的行走方向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或有触电样或针刺样麻感,当颈部活动或腹压增加时,症状加重。同时上肢感到发沉及无力等现象。颈部有不同程度的僵硬或痛性斜颈畸形、肌肉紧张、活动受限。受累颈脊神经在其相应横突下方出口处及棘突旁有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又名后颈试验)阳性(图2)。此外,受累神经支配区皮肤有感觉障碍,肌肉萎缩及肌腱反射改变(图3)。
图2 颈椎病与临床检查
图3 颈神经节段在皮肤上的分布
 
 表1 颈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

神经根
椎间盘
症状
肌力及反射变化
颈3
颈2~3
颈背部皮肤麻木感,耳廓部及乳突的疼痛,枕大神经有压痛
临床不能发现,除非作肌电图或SEMG
颈4
颈3~4
颈背部麻木感,疼痛沿提肩胛肌放射,有时可放射至前胸
无发现,除非做肌电图或SEMG
颈5
颈4~5
疼痛沿颈侧方放射至肩部,三角肌上部麻木(腋神经分布区)有时上臂外侧及前臂桡侧亦有,但手部无影响
上肢及肩伸无力,特别在90°以上,三角肌萎缩,无反射变化
颈6
颈5~6
疼痛放射至上臂及前臂的外侧,常到拇指及食指。拇指尖或手背第一背侧骨向肌处麻木感
肱二头肌无力,肱二头肌反射降低
颈7
颈6~7
疼痛放射至前臂中段,中指,但环指亦常有疼痛,肩胛骨内缘及胸大肌有压痛
肱三头肌无力,肱三头肌反射降低,伸腕及伸指力有减退
颈8
颈7胸1
疼痛放射至前臂内侧、小指及环指内侧有麻木感,但很少在腕关节以上
肱三头肌及手小肌肉无力,无反射改变

   对颈脊神经根受压迫的颈椎病的治疗,主要是非手术疗法。用手法治疗,做好必要的骨科试验Othopedic Test, 矫正错位的颈椎, 手法宜轻柔,使颈部得到休息及解除颈肌的痉挛。切忌进行强力旋转手法, 因为患者的颈椎不稳定,强力的手法可致颈椎半脱位或脱位、甚至加重。(作者系美籍华裔脊骨神经医学博士 Doctor of Chiropractic)
 
 
1  张培林主编, 神经解剖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
2             董安立, 脊柱矫正手法各家学说之美式脊椎矫正,《脊柱与健康》,  2004
3        俞杰,美式脊椎矫正略谈,《脊柱与健康》总第五期, 2004
4        Mcminn R M H, Hutchings R T, A Colour Atlas of Human Anatomy, 2nd ed. Wolfe Publishing Limited England, 1988
5        Study by the Danish Institute for 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National Board of the Health Denmark, 1999
6  Evidence Report by the Duke University Evidence-based Practice Center, USA, 2000